返回

求職錦囊

首頁

找工作不順 求職旅社成畢業(yè)生“臨時窩”

發(fā)布時間:2011-07-07 08:23:04

點擊數(shù):42875 次

  “找工作不順,所以一直住在求職旅社里,猶如還在上大學一樣。 ”一名網(wǎng)友在一家求職旅社的入住評論中寫道。眼下又到大學生求職的高峰期,“求職旅社”這一新生業(yè)態(tài)也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逐漸發(fā)展起來。

  幾十元一晚的價格,相同經(jīng)歷的朋友……求職旅社與普通的青年旅社顯然有所不同。為了解開疑惑,記者日前走訪了多家求職旅社。

  房間似“升級版”寢室

  入口處僅有一個毫不起眼的黃色招牌,沿著指示牌穿過昏 暗的樓梯,到達老式建筑的三樓,記者來到了一家外灘周邊的求職旅社。旅社有4—8人間等多種房型,房間內(nèi)部的構(gòu)造與大學寢室十分類似,上下鋪的床位以及書桌整齊排列,但房間面積比寢室稍大,還有空調(diào)和電視機等配套設(shè)施。每個房間內(nèi)也有獨立的衛(wèi)生間。工作人員會定期打掃房間和整理床鋪。

  幾十元一晚性價比較高

  求職旅社地理位置往往是在寫字樓云集的商務圈周邊,距離公交、地鐵站很近,方便求職者出行和生活。

  “雖然簡陋但很實惠! ”不少已在旅社居住了一段時間的學生都這樣認為。基本上,12人間的床位價格最低為20元/晚,另外還有10人間、8人間、6人間、4人間和包房間可選,多人間的床位價格最高不過60元/晚,包房間140元/晚—170元/晚的價格也比許多經(jīng)濟型酒店便宜。

  濃厚的學習及求職氛圍也是許多年輕畢業(yè)生選擇求職旅社的理由。今年6月即將畢業(yè)的張彥知在2月份就離開了學校宿舍,搬到求職旅社居住至今。 “我們學校在郊區(qū),來回一趟路上太浪費時間。于是我決定搬到這里專心找工作。這里的學習氣氛很濃,大家都在為了理想而打拼,我們總是互相鼓勵。 ”

  求職功能不明顯

  雖然被眾多年輕人視為踏入社會的臨時過渡“窩”,但求職旅社的定位仍有些模糊不清。曾在上海一家求職旅社居住過近半年的吳宜航就認為,除了價格上的優(yōu)勢,旅社并沒有很好體現(xiàn)出它所宣傳的求職功能。

  一些求職旅社聲稱為學生打造提供職位信息、幫助學生就業(yè)的咨詢平臺,直接為求職者與企業(yè)搭建溝通平臺。但不少求職學生在入住后,并沒有享受到旅社所提供的求職幫助。吳宜航坦言,“除了性價比和環(huán)境外,沒有感覺求職旅社與一般青年旅社有什么太大的區(qū)別,沒指望通過這里來找工作。 ”

更多相關(guān)

求職信決定飯碗 一封“帶表情”的求職信 是尋找好工作的敲門磚 畢業(yè)生求職考證英語考試“受寵” 大學生求職應避免的錯誤心理 大學生求職頻陷“雞蛋”論怪圈

返回頂部

首頁 - 登陸 - 注冊